此时,吏部尚书谢升因收了钱守庸的好处,见事情未按计划让李明移防江南,想尽力补救。他出列奏道:“陛下,李明将军若前往辽东,恐会带走身边所有最精锐家丁,如此一来,延绥防务恐会空虚。若流寇或蒙古人趁机来袭,延绥恐难抵挡。陛下可在旨意中让李明将军推荐一位手下将领接任延绥总兵之位,如此,李明将军看在老部下的情分上,也会为其留下部分精锐家丁,以保延绥的战斗力。”
崇祯皇帝听后,觉得谢升所言有理,点头同意,说道:“准卿所奏,着李明推荐合适人选接任延绥总兵。”
而此刻正快马加鞭往回赶的谭师爷,对这一切变故浑然不知,他满心期待着回到大营后,向李明汇报移防计划的顺利进展,想象着李明得知消息后的反应,却不知等待李明的,将是与预期截然不同的命运转折。
谭师爷远远望见了府谷县大营的旗帜,心中一振,催促着马匹更快地向大营奔去,期待着尽快完成汇报任务,也盼着李明能帮他一把彻底摆脱胡翠莲的纠缠。
谭师爷回到大营后,径直前往李明的营帐。守卫见到谭师爷,赶忙行礼放行。谭师爷走进营帐,看到李明正对着军事地图沉思。李明见到谭师爷,脸上露出一丝欣喜,说道:“谭师爷,你可回来了,宁远之行如何?”
谭师爷赶忙将与钱守庸商议的移防计划详细说了一遍,包括钱守庸准备联络朝中大臣,通过运作让崇祯皇帝同意李明移防江南的具体步骤。李明听后,微微点头,说道:“钱督师此举若能成功,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只是朝堂之事,变幻莫测,还需谨慎行事。”
谭师爷正准备继续说些细节,突然,一名传令兵匆匆跑进营帐,单膝跪地,说道:“将军,京城传来圣旨,请将军即刻接旨。”
李明与谭师爷对视一眼,心中都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因为移防之事不可能这么快就办成。两人赶忙走出营帐,率领众将跪地接旨。传旨太监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辽东战事吃紧,后金屡屡犯边,朕心忧虑。闻延绥总兵李明作战勇猛,谋略过人,特调李明为宁远总兵,管辖宁远城及周边十五座堡垒城池,即刻整顿军务,抵御后金。另着李明推荐合适人选接任延绥总兵。钦此!”
李明心中一沉,领旨谢恩后,起身接过圣旨。传旨太监微笑着对李明说道:“李将军,辽东局势危急,还望将军早日启程,莫要辜负陛下的信任。”李明强颜欢笑,说道:“公公放心,李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然后按规矩将银票送上。
打发走传旨太监后,李明回到营帐,脸色十分难看。谭师爷小心翼翼地说道:“将军,这……这可如何是好?咱们的移防江南计划……”
李明摆摆手,说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看来有人在背后动了手脚,坏了我们的计划。以我猜测,极有可能是刘宇亮所为,他定是为了给刘志刚出气。”
谭师爷思索片刻,觉得这是个彻底摆脱胡翠莲的好机会。只见他突然跪地,悲伤说道:“将军,我这趟辽东之行苦啊!我的清白之身被毁了啊。”李明立刻来了兴趣,急忙拉起谭师爷细问详情,于是谭师爷就把自己被胡翠莲设计强行压床板以及途中每晚都被她折腾,而自己并不喜欢胡翠莲这么磕碜的猛女的事儿都哭着说了一遍。说的李明也不禁同情他的悲惨遭遇。谭师爷哭到:“将军,求您帮我想个办法救救我吧,呜呜呜。”
李明沉思片刻,说道:“看在你这么多年辛苦操劳的份上,我再帮你一次吧。你明天就正式娶了胡翠莲为妻,这个事儿你是当众说出口的,反悔不得!我打算向皇上举荐胡翠莲担任新的延绥总兵。将她从团长直接提拔为旅长,再任总兵。这胡翠莲对我忠心耿耿,安排她镇守延绥,我放心。而且谭师爷你跟在我身边,胡翠莲升任总兵也算是我对你这么多年付出的回报吧。再者,我把胡翠莲留在延绥当总兵,就可以免得她跟着去辽东继续缠着谭师爷你了,要是影响谭师爷你帮我办事,那可就划不来了。谭师爷,你看这么安排可好?”
谭师爷听后,心中对李明的安排十分感激,说道:“将军考虑周全,如此一来,不仅延绥防务有了可靠之人,也能让我安心随将军前往辽东效力。将军之恩如同再造啊!”
李明随后让人将胡翠莲叫到营帐。胡翠莲匆匆赶来,见到李明后行礼道:“将军,您找我?”
李明微笑着说道:“翠莲啊,此次我要调往辽东,延绥总兵一职空缺。我已向皇帝推荐你担任延绥总兵,同时接任二旅旅长。而且我打算以二旅为基础,让你逐步扩编两个旅,形成一个延绥守备师,以后就叫延绥师,你担任师长。这扩编任务不用着急,你可以慢慢来。至于扩军所需的军械,匠作营会负责生产补充,像扩军要用的燧发枪就由他们来造,盔甲你还是原渠道找延绥巡抚那去买,咱们不缺钱花。我会带走齐小天和一部分熟练工匠去辽东生产新式燧发枪,留下鲁大昌配合负责延绥这边的军械生产。另外,咱们与蒙古、内地的商贸走私渠道不能断了,这是咱们的财路。你在延绥一定要好好干,把延绥的防务和军队建设抓好。”
胡翠莲听后,又惊又喜,说道:“将军如此信任我,翠莲定不辜负将军厚望!只是这谭师爷……”
李明鼓励道:“翠莲,我相信你的能力。有什么困难尽管说,谭师爷会跟我去辽东出谋划策,你也知道,我这一大摊子事儿实在离不开他的辅佐呀。我已经安排了,明天一早,你和谭师爷就拜堂成亲,你们这事儿我做证婚人!以后只要有机会,我一定把你调过去,和谭师爷永远在一起。”
胡翠莲坚定地点点头,说道:“是,谢将军关爱!”
胡翠莲回到自己营帐,找到谭师爷,抱怨道:“老谭,你不是答应跟我永远在一起吗?怎么最后还是把我自己留在这里守活寡?”
谭师爷赶忙赔笑解释道:“翠莲呐,你听我说。当时我确实跟将军正说咱们的亲事呢,可巧传旨太监就来了,那太监当场问将军谁适合当新的延绥总兵,他好回去复命。将军当时正苦恼呢,突然就想到我刚提过你,又想到你对将军忠心耿耿,想着给你升官,就随口一说你的名字。那太监一听,事儿就这么定了。将军后来寻思,你确实忠心又有能力,觉得你确实不错。你想想,你这升官速度多快呀,从营长到团长这才多久?一下子成了旅长还当了总兵,还让你组建延绥师,这可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呢!”
胡翠莲听了谭师爷的解释,脸色稍有缓和,说道:“真的是这样?唉,好吧,既然是将军的决定,我也只能服从。只是以后咱们见面就难了……”
谭师爷安慰道:“翠莲,别难过。咱们虽然暂时分开,但以后肯定还有机会,我也会在将军面前看机会多吹吹风。你在延绥好好干,做出成绩来,这样就更容易调到辽东团聚了。”
待胡翠莲情绪稳定后,谭师爷又来到李明帅帐,对李明说道:“将军,刘宇亮既然这般陷害您,咱们也不能让他好过。这府谷县的衙役都是咱们的人,咱们走之前,找几个靠得住的,给刘志刚安排个意外。”
李明心领神会,说道:“你说的对,这家伙指不定等咱们走了再闹出什么幺蛾子,你看着办吧。”
谭师爷回去后,立刻挑选了几个平日里对李明忠心耿耿且行事果断的“衙役”,向他们交代了任务。几人知道刘志刚常去城内新开的青楼寻欢作乐,便定下计策。
几日后,刘志刚如往常一样来到青楼。衙役们提前安排好几个刚来的凶悍流民,这些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很可能就是别处土匪不想干了装作流民来这洗白的。他们被衙役们威逼利诱下,扮作外地客商,装作酒醉故意在青楼与刘志刚争抢姑娘。刘志刚也喝了不少酒,脾气暴躁,双方很快起了冲突。混乱中,“外地客商”抽出匕首,一刀捅向刘志刚胸口。刘志刚顿时鲜血直流,倒地不起,痛苦呻吟呼救。“外地客商”见势不妙,撒腿就跑。
府谷县衙役们早有准备,立刻上前“救助”刘县令,同时全城展开追捕。在城外的一片小树林里,衙役们追上了这群“外地客商”。“外地客商”们负隅顽抗,衙役们不敌,调来城外官兵一顿乱枪,最终将他们全部击毙。
经过查验,这些“外地客商”的打扮、口音及身上携带的一些信件,都像是流寇派来的哨探。府谷县便以高迎祥流寇贼心不死,派细作潜入城内探听情况,恰好与知县刘志刚争风吃醋起冲突,失手将其捅死结案。而所谓的流寇哨探在拒捕过程中被全部击毙,死无对证,总不能派衙役去把高迎祥抓过来核实情况吧?此事也就此平息。
与此同时,李明在府谷县大营紧锣密鼓地筹备前往辽东事宜,胡翠莲与谭师爷在李明的见证下也喜结连理,然后接手延绥总兵一职,成为了大明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位女总兵。谭师爷和胡翠莲的命运随着局势的变化,就此展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