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到的人出列!”
“颜成弘!”
“到!”
“江嘉稻!”
“到!”
……
毛德辉点完,众官差皆是出列,没有错漏。
“不错,数目刚好对得上,接下来拿出户口和商贩的名册。”丁南景接着提出要求。
听到这句话,江嘉稻大喜,他们这个月重点准备的就是这个!
话刚落下来,丁南景便发觉对方迅速调出两本,几乎比找官差名册的速度还快。
丁南景翻阅了一下名册,随后便让陈云轩说起瑞和镇的流民情况。
陈云轩依照记忆,大致说了一下,概括起来就是镇上的流民不少,但已经得到了安置,多数人更是在这里找到了生计。
“无依无靠的人也是吗?”丁南景冷不丁地问了一句。
“不错,我等已经设置了安济坊进行安置。”陈云轩从容答道。
丁南景刚才就注意到瑞和镇上没有乞丐游荡,这才任何地方都是极为难得的,就连富饶的襄江郡也不敢保证他们没有乞丐。
关于乞丐问题,二人早已设置了多个地方进行安置,首先保证他们不会上街乞讨影响形象。
在丁南景视察期间,其衣食住宿皆由官府临时提供保障。
等到视察结束后,二人则打算让官差登记造册,接着分析其致贫原因。
当然,这是后话了,丁南景听到安济坊这个机构后,当即表示要前去查探一番。
“对了,将有关户口和商贩的公文带上。”丁南景刚想离去,便又叮嘱起甘兴帆带上资料。
不一会儿,岳凌云已经收到丁南景要来的消息,立即叫小九等班干部在门前等候。
“参见丁大人,吾乃安济坊坊主岳凌云,这几位则是安济坊的班干部。”岳凌云率先开口介绍起己方身份。
“哦?这班干部又是?”丁南景望向林同曦,文举也业曾和他说过,这位瑞和镇的师爷很有想法,不少新东西皆是出自他手。
“回大人,这安济坊有儿童、小孩、残疾人等等,为了管理便利,在下便设置了班干一职,从对应群体中抽出有能力的几人协助管理,譬如您眼前的这位白无咎。”林同曦回答起丁南景的疑问。
听到林同曦念及自己的名字,小九也是站了出来,拱手道:“大人,小子白无咎,外号小九,今日有幸得见尊颜。”
丁南景见到小九,一时间想起了自己的孩子,曾几何时他也是如此稚嫩听话,如今却有了自己的意见,屡屡和自己唱反调,不得不唏嘘起来。
“好好好,小九啊,就由你来带我逛逛这安济坊吧。”丁南景牵起小九的手,犹如爷孙一般走进安济坊。
“丁大人,这边是书院,平常供众学子学习,这边是依次是1到5班,那边则是6到10班。”
“这10个班之间可有什么区别?”丁南景询问道。
“回大人,安济坊有不少群体,譬如孩童、老人、寡妇、残疾人等等,两位林大人觉得以群体相称或有不敬之意,便以数字相称。”小九淡定地回答起丁南景的疑问,没有丝毫怯场之意。
林同曦在心理默默给了个大拇指,果然小九心性高就是牛。
在这之后,小九带着丁南景游览了整个安济坊,不时还夸奖起丁南景,讨得了丁南景的欢心。
“不错,接下来去复春堂吧,听说这个老板曾经找到了治疗瘟疫的解药,救了襄州百姓,本刺史要亲自向这位姑娘道谢一番。”丁南景说完,便叫亲信准备起礼物,打算向苏若雪赠礼。
小九见状,在背后做了个手势,隐藏的孩童见到后,便让另一个孩童去通知苏若雪。
……
丁南景来到复春堂,发觉里面有不少旌旗,皆是镇民送给苏若雪的礼物,夸赞苏若雪的技艺。
“苏神医,我乃襄州牧丁南景,本刺史略备了一些薄礼,以答谢苏神医上次拯救襄州百姓之恩。”丁南景说完,便叫人将礼物抬了上来。
苏若雪摆手拒绝,连声道:“丁大人客气了,小女子设立医馆只为治病救人,大人若是送小女子这些礼物,反倒让我不知如何处置。”
“大人,不如将礼物换成银两,而后交给苏姑娘,作为其替无钱之人看病的善款如何?”彭子良抓住机会,向丁南景提出建议。
“嗯,就这样吧,苏姑娘意下如何?”丁南景点点头。
“既然大人盛情难却,那小女子也不好拒绝了,还请大人转交给林镇长,也许他们更懂得如何利用此项善款。”苏若雪转而望向陈云轩。
“好,那便如此,辰轩,就有劳你了。”丁南景也转过身,望向一旁的陈云轩。
就在这时,屋外突然传来几声尖叫。
“苏大夫!有人晕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