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金簪(1 / 2)

时至晌午,两架略显豪华的大马车停在了小院前。

李云柯、李窈书爷孙二人相继从马车中走下。

“门对子贴好了?贴好了就赶紧上车,去我家。”

李云柯瞧了一眼院外贴着的春联,对着院内的三人催促道。

由于陆渊的缘故,李府这几人近来与老邓头一家的交往日益密切。

所以李云柯前几日便提出了将几人接到李府去过除夕。

老邓头和邓月娇对此倒也没有什么异议,毕竟两家人现在确实已经亲如一家。

老邓头、邓月娇以及陆渊都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衣服,随李云柯等人上了马车。

这些衣服都是李云柯亲手置办的,不是太华贵,但穿在身上极为舒适,也非常保暖。

原本只有陆渊一人有的貂绒披风,现在也是一人一件。

老邓头上了李云柯所在的那架马车,陆渊则是被邓月娇拉着,上了李窈书所在的马车。

一上车,李窈书就分别向陆渊以及邓月娇递上了暖手的小炉子。

自从那日之后,李窈书每日来接陆渊,都会事先准备好暖手的炉子在马车中送给对方,至于邓月娇的那个,是她临时加的。

毕竟两个人都送是贴心,只送给陆渊一人就成了明目张胆的偏爱。

李窈书清楚地知道,现在还不是将这份偏爱展现出来的时候,因为会引起邓月娇的警觉。

不过快了。

经过她这几日的努力,明显能感觉到自己与陆渊之间的距离以极快的速度拉近着。

至少,陆渊称呼她时,已经去掉了‘姑娘’二字,变成了‘窈书’。

而且此刻即便三人坐在一起,陆渊也并未刻意与她保持距离。

陆渊坐在中间,她与邓月娇坐在陆渊两侧,彼此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都很近。

李窈书并未刻意与陆渊搭话,而是自然而然地与邓月娇聊着天,两人偶尔会提及陆渊,陆渊也便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她们二人之间的谈话。

说的都是一些家长里短,不过陆渊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抵达李府时,李府门口站着一群人,满脸笑意地迎接。

陆渊也在李云柯的介绍下,正式认识了李府的其它人。

李云柯的妻子,以及他们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这些儿女各自的另一半。

孩童也有三四个。

这些人有些陆渊在上次李府的晚宴上见过,有些由于奔走在外忙着生意,过年才回来,他是第一次见。

这些无一例外都对老邓头一家包括陆渊极为热情。

陆渊却因为人数太多,有些傻傻分不清楚谁是谁,以及对方跟李云柯究竟是什么关系。

唯有一位老太太让陆渊印象深刻。

也就是李云柯的母亲,当初在李窈书的闺房前与陆渊有过一面之缘。

她面相非常慈祥。

一见到陆渊就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一把拉住陆渊的手。

“陆渊呐!你跟窈书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怎么窈书每天都回来睡?这怎么能行呢?你们得努努力,早点抱上……”

“太奶奶!”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窈书满脸羞红地打断了。

她隔着面纱瞟了瞟陆渊,贴在后者身旁小声解释道:“太奶奶这几日不知道怎么了,有些老糊涂,总是以为我……”说到这她面色更红,却又不得不解释道:“以为我已经、已经嫁给你了,怎么解释都没用。”

末了,她又满是歉意地补了一句:“对不起~”

陆渊摇摇头表示理解。

他随张文景学了这么长时间的医道,对于这一点自然是清楚的。

人老到一定程度,脑子难免会有不清醒的时候,出现记忆紊乱的现象。

有些人会活在过去,有些人连自己的子女都不记得了,有些人则是会将想象与现实混淆。

这是身体衰老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老人家她虽然如今身子还算硬朗行走自如,但其实已经走到了寿命的终点,大限将至,说不定什么时候一口气就断了。

因此陆渊也没有对太奶奶的言论做任何纠正,她说什么,陆渊就听什么,时不时点头应和。

这也让老人家对他越看越满意,拉着陆渊的手不放,连连点头笑道:“好!好啊!小窈书找了个好归宿!”

李云柯见老太太说得差不多了,也道:“娘!行了行了,得赶紧请陆渊进去,该吃年夜饭了。”

除夕这天,晨起时沐浴更衣,巳时祭祀先祖,午时禳灾驱邪,这些都不适合让老邓头一家参与其中。

毕竟他李云柯的祖先,老邓头凭什么要祭祀,后者好像连自家祖先都不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