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龙凤胎(2 / 2)

闫埠贵回去跟他媳妇儿说起这事儿,就有些羡慕。

闫埠贵媳妇儿对闫埠贵可是相当的推崇,听他这么说,自然是颇为认同,道:“可不是吗?”

“自打这林家福娶了秦淮茹,可以说是事事顺遂,工作出色,工资越来越高不说,这官儿也是越来越高!”

闫埠贵媳妇儿想了下林家福这几年的运势,就很羡慕。

“要是咱家解成将来有林家福一半的运势,咱家也是祖坟冒青烟了!”

“难啊!”

闫埠贵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闫解成是个什么性子,有多少的能耐,他这个当爹多多少少还是能看出几分的。

“当家的,那可不一定!”

“当初这林家大小子,咱们院里哪个会觉得他能有出息?”

闫埠贵媳妇儿觉得闫埠贵把自家大儿子看太轻了,都是俩肩膀扛一个脑袋,谁又比谁差多少?

“快别说了!”

闫埠贵瞪了自家媳妇儿一眼,“以前,咱们都是被易忠海给耍了。”

“那时候,要不是易忠海一直夸贾东旭,贬低林家福,咱们谁真的关心过他们俩到底有几分真本事?”

闫埠贵这么一说,他媳妇儿就不言语了。

的确啊,早些年的时候,要不是易忠海一直帮贾东旭扬名,他们四合院的人,谁知道贾东旭是个什么水平?

“当家,那,咱们要去医院么?”

“去,肯定得去!”

听自家媳妇儿这么问,闫埠贵干脆地开口,表明他的态度。

“家福出差回来,可是经常来给咱们这些老街坊送点土特产的,来而不往非礼也!”

“咱们可不能失了礼数!”

闫埠贵虽然正在逐渐变得抠门,但他不管啥时候,都是个讲究人。

算计归算计,但正常的礼尚往来,他是不会抠门的。

……

四合院里的邻居们,在知道秦淮茹生了一对龙凤胎后,纷纷过去医院探视。

即便是已经搬出了四合院的易忠海、傻柱他们,也是在收到消息后赶去了医院。

袁扶娣到了医院,见到秦淮茹的时候,脸上的羡慕溢于言表,龙凤胎啊,这可是相当的难能可贵的一次生了一个“好”字!

“淮茹,恭喜你啊!”

袁扶娣看着襁褓里的姐弟俩,是真的羡慕,这样的双胞胎,她也想生。

可惜,她跟傻柱努力了这么久,都没有能再次中标。

“袁姐,这种事情,急不来的!”

“你跟柱子已经生了一个儿子,说明你俩的身体都没有问题,慢慢来,说不定啊,隔几天就有好消息了呢!”

秦淮茹察觉到袁扶娣的羡慕,就猜到了是为什么。

“那就借你的金口玉言了!”

“来,握握手,让我沾点儿你的好孕气!”

袁扶娣虽然也想给傻柱多生接个孩子,但她也明白,生孩子这种事情,真的看运气。

不过,也正如秦淮茹所说,她跟傻柱已经有了一个儿子,这就意味着不管是她,还是傻柱,身体都没有问题。

既然身体没问题,那么,再怀上孩子,不过是早早晚晚的事情。

“袁姐,你快别逗我笑了!”

秦淮茹听了袁扶娣的话,直接笑了。

“你还别不信,说不定啊,我很快就能传出喜讯了!”

袁扶娣跟秦淮茹逗趣。

秦淮茹也跟着笑,道:“那你到时候可得好好谢谢我!”

“我要是真怀上了,就让你做孩子的干妈!”

袁扶娣一本正经开口。

秦淮茹也是乐了,道:“那咱们就说定了啊!”

……

秦淮茹在医院待了将近一周,这才出院。

这会儿天气还热,秦淮茹出院的时候,依旧是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免得吹了风。

两个孩子被宋爱华、林国梁一人抱了一个,李萍守在旁边,尽职尽责地做好她的保卫工作。

等他们回转部队大院,竟发现易忠海媳妇儿王淑芳带着爱华、援朝姐弟俩等在这边。

一番寒暄后,众人回了林家的院子。

等一切安置妥当,宋爱华才有时间找到王淑芳,跟她聊了起来。

王淑芳这一趟过来,除了来探视秦淮茹跟龙凤胎,还有一件事情来找宋爱华商量。

“爱华妹子,你说,我该怎么办?”

王淑芳是做梦也没想到,她收养回来的爱华、援朝姐弟俩,居然还有亲人在世,如今还找到了他家,想要把这俩孩子给带走。

“淑芳姐,你领养爱华、援朝姐弟俩合法合规,来找他们的人,只是他们的亲戚,若不是他们的父母,只要他们自己不想走,他们的亲戚也别想把他们带走!”

“问题就在这里啊,妹子!”

王淑芳苦着脸,“我不知道他们姐弟俩会不会愿意跟着离开,我都没敢跟他们说这个事情!”

“可是,这件事情终究是纸里包不住火!”

“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

王淑芳长叹一声。

跟这俩孩子相处这么长时间,她实在是舍不得这姐弟俩。可若是他们想要跟着亲戚走,她又该怎么办?

即便是现在不跟着亲戚走,将来呢?

等他们长大了,还会不会认他们两口子?

这才是王淑芳纠结的根源。

收养这姐弟俩,目的是为了将来的养老。可若是他们费尽心血把俩孩子养大,他们却选择弃他们不顾,那他们两口子得有多冤枉?

还有就是,易忠海本来就不是很乐意收养孩子,就是担心会出这种的意外。而她不认为自己会有这么倒霉,哪曾想,这就被打脸了,啪啪响的那种。

“淑芳姐,既然瞒不住,那就跟俩孩子好好说说,尊重他们的选择!”

宋爱华很快明白了王淑芳在担心什么。

“至于将来的事情,这是谁也没办法预知的!”

“淑芳姐,人生就是一场豪赌,不到赌局结束的那一刻,谁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赢是输!”

宋爱华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导王淑芳。

这种事情,不是当事人,根本无法体会当事人的想法。

就算是想要设身处地去思考,也很难做到共情。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是同样的道理。

有些事情,你可以换位思考,但有些事情,太难换位了。

有儿子的人,怎么可能体会没儿子的人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