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
承乾帝看到贾珺也上朝了的时候愣了一下,
大周的勋贵如果不是有正式四品以上职务的是不用上朝的,
当然也可以来,
但大部分勋贵根本就不上朝,
一方面是这些子弟基本上都是醉生梦死之辈,
根本不愿意来这里昏昏欲睡。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要避嫌,
毕竟能平平安安的过完一辈子就挺好的,
何必过来惹人猜忌?
贾珺的官职是足够的,爵位也是够的,
但是职位不是正经的....
他是和冯紫英差不多,属于代掌锦衣府,
并非是正是的职位,
如今来上朝必然是有事情的。
不过承乾帝也并未开口询问,
这个时候要议论的都是国事,哪有时间关注一个半大孩子?
贾珺也没急着说要献宝,
而是认真的听着这些大佬们谈论国事,
这些朝堂、国事的经验正是他最欠缺的。
就现代人的目光来说,的确是比较有高度和宽度,
但是在政治上,在儒家学问上,
深度是完全不及他们的。
一个多小时后,
当诸多的国事商议的差不多,贾珺才出列道:
“陛下,臣有两件宝物要献给陛下。如今就在宫外,还请陛下允许。”
承乾帝愣了一下,
献宝?
不应该是去暖心殿私下给自己么!
但眼下贾珺既然已经开口了,
他也不好在拒绝,
毕竟贾珺现在不只是一个半大孩子,也是一个伯爵。
更何况他也有些好奇,于是开口道:
“允!”
随后夏守忠就朝着殿外高声传话,
随着一个个小太监接力传话的时候,
吏部尚书钱大人好奇的问道:
“不知道贾伯爷进献的是什么宝物?莫不是又有什么著作?若是如此,本官倒是想一睹为快啊!”
这钱大人和贾家比较相熟,
和贾政的关系也比较好。
或者说大部分的人对贾政的印象都不错,
毕竟这么心思纯净,又随时可以背锅的人不好找了......
肃亲王直接接话道:
“若是本王猜的不错的话,应该是贾伯爷从何处得来的一种新作物。但具体是什么,本王却是猜不到了。”
满朝文武都愣了一下,
新作物?
也算是献宝?
倒是军机大臣王晨反应极快,开口道:
“大周没有的作物,产量如何?!”
方才众人议论的国事就有明年春耕的事宜,
实在是这几年天灾人祸之下各地的作物都没什么收成,
在这么下去的话怕是大周都没有存粮了!
虽然这么说有些危言耸听,
但是那些豪门士族可不会把藏起来的粮食拿出来救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