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珺的前世就有脂砚斋说“晴为黛影,袭为钗副”,
许多红学家也好,爱好者也好,
都认为这句话是一个至理。
他们也都认为龄官极像黛玉,
是一个翻版的小号黛玉。
都说晴雯不过是“眉眼有些神似林妹妹”,
而龄官却是“活像一个人(黛玉)”。
可贾珺始终没有这么认为,
尤其是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后,
她很清楚姑娘们也好,丫鬟们也好,
都是有自己的性格,
相似处或许是有,但绝对说不上谁是谁的影子。
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
龄官哪怕是有些和黛玉相似,
但也绝对有很大的差别。
尤其是现在健康起来,阳光起来的黛玉,
古灵精怪,巧盼倩兮,
和龄官就更不一样了。
众人在暖阁里说着话,
没等多大一会儿就有丫鬟带着龄官她们十二个人过来了,
后面还跟着一些婆子,
不过站在外面没进来,
各个都抱着软包,里面是一些彩衣戏服。
这些小戏官全都是十岁左右,
穿着一身的大红的袄子,扎着朝天髻,
这十二个孩子站在一起,让人看着就喜庆的很。
带着她们的丫鬟是老太太身边的珍珠,
也担心这些小戏官不懂规矩,当先行礼道:
“给老太太请安,给侯爷请安,给奶奶们,姑娘们请安。”
小戏官们别看年纪小,
可也都是人精了。
这个时候出来学艺可是苦的很,
都是活不下去的人家送出来的,
能做个小戏官本身就是脑瓜灵动的,
全都齐刷刷的跪在地上高声道:
“给老太太请安,给侯爷请安,给奶奶们,姑娘们请安。”
这一下奶声奶气的逗得众人全都开怀不已,
贾母大笑道:
“好好好,快赏,快赏。”
贾珺也点头笑道:
“这模样看着就喜庆的很,平儿,赏。”
这下可好,
鸳鸯和平儿一人赏了一份,
虽说都是碎银子,
可每个小戏官都得了三两多,各个都是喜上眉梢的。
贾母指着一个有点胖乎乎,憨厚的小丫头问道:
“你今儿唱什么的?”
这小丫头是葵官,专门唱花脸的,
以往没进贾家的时候,
何曾想过还有这样的人家?
如今见到贾母,一时有些不知如何形容的心思,
手捻着袄子的衣摆憨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