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风起刈羽 > 第869章 山门加势

第869章 山门加势(1 / 1)

由于近江一向一揆众多次遭到上杉家的重创,使得眼下的显证寺政淳也无力派遣一兵一卒北上去驰援高岛家,只能依靠同门的兴正寺证秀来加强南滋贺郡一带的防御,并提防上杉军本队强渡琵琶湖、宇治川。

可显证寺政淳在获知北陆道上杉军已经攻落伊井城,并兵临清水山城之外后,是惊惧不已,急忙令浅井家覆灭后投奔显证寺的浅井家旧臣浅井甚七郎、赤尾甚介、田那部平内、八木又八郎等人率五百余军势乘船渡琵琶湖北上,去驰援陷入危机的高岛家。

不论是位于林员清、林右京亮等琵琶湖水军众诸将,还是猪饲升贞、居初又次郎、马场孙次郎等坚田众,皆不约而同地看出了伪朝一方大势已去。

因为,这些琵琶湖周边的国人众对于近畿诸国局势的变化非常敏感。他们深知以仁王(高仓宫)、木增义仲、后鸟羽上皇、名和长年、足利直义等主动拆毁宇治桥、濑田唐桥之人,最终会落得个什么样的结局。

好一些的,如后鸟羽上皇那样流放到偏远的隐岐,在荒岛上渡过残生;差一些的,如以仁王(高仓宫)、木增义仲、名和长年、足利直义等人,落得个死于非命的悲惨结局。

故而,宇治川周边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则谚语——得唐桥者,得天下。

别看宇治桥、濑田唐桥是命运多舛、屡遭兵燹,可若是连宇治川都守不住的人,还能守得住天下吗?

于是,琵琶湖水军众、坚田众皆以‘船只受损’为由,拒绝搭载浅井家旧臣以及近江一向一揆众北上驰援高岛家,并暗中派遣使者通过已经倒向上杉家一方的永原家、山崎家、新庄家、宫部家等近江国人领主们,与上杉家搭上线,意图弃暗投明,转而为官军效力。

随着三好军拆毁了宇治桥、濑田唐桥后,就使得山冈家与上杉家之间的联系被切断,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山冈家的本据濑田城(势多城、山冈城)位于宇治川西岸五里左右的国分原上,是一座平城。

虽说濑田城的南、东两个方向有着三田川流经作为天然的护城河,但城池规模因六角定赖担任六角家家督时期的城割政策,导致出丸、西之丸等城防设施皆被拆毁。

为了能够将上杉军阻挡在宇治川以东,三好长朝、三好连盛、三好政保、井泽大和守等三好家重臣们便一面加强宇治川东岸的守备,并围攻陷入孤立的濑田城,意图拔除这个上杉家位于宇治川以西的重要桥头堡;一面还请求主君三好长庆发兵前来驰援。

可山冈景隆早就做好了笼城固守的准备,即使四千余三好军不分昼夜的对濑田城进行猛攻,他与弟弟山冈景佐、山冈景猶、山冈景友等人仍然没有因此而胆怯,反而与城中守军同甘共苦、拼死抵抗,这才勉强抵挡住缺乏攻城器械的三好军猛攻。

毕竟,上杉清定所统辖的官军主力如今已经膨胀至二十九万四千余众,且七万四千余北陆道上杉军更是大举攻入了高岛郡,已对山城一国形成了包夹之势。

当然,山冈景隆自知以山冈家一己之力,是无法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守濑田城多长时间,便派遣家臣小川元政(甲贺小川家庶流)作为使者,想方设法潜出城外,并游过宇治川,向上杉清定求援。

对于小川元政这个出身于甲贺郡之人来说,潜行、潜水简直是信手拈来,若不是自己出身于庶流,甲贺小川家的家督之位哪里轮得上小川孙三郎来担任?

随后,小川元政也不耽搁,直接趁着夜色缒城而下,非常迅速的越过了三好军的封锁线,并游过水流湍急的宇治川,成功进入宇治川东岸的青地领境内。

青地城城主青地茂纲在获知小川元政在不借助任何船只、竹筏的情况下,就游过了宇治川,而且还是在三好军封锁宇治川东岸的情况下,感到非常吃惊。

不过,青地茂纲很快就恢复了镇定,他在确认了封在蜡丸之中的求援信是出自山冈景隆之手后,火速送至观音寺城,交由上杉清定阅览。

而另一方面,三好长庆自然不会忽视宇治川方面的防卫。

尽管在兵力上显得捉襟见肘,但三好长庆依旧令赤塚城城主赤塚家清、普贤寺城城主今村光安、梅津城城主梅津隼人、下久世城城主久世弘之、静原城城主山本秀胜、一乘寺城城主渡边昌、宇治城城主奥田景弘(奥田景广)、狛城城主狛秀道、四手井城城主四手井家保等山城诸将,以四千五百余军势作为援军,前去加强宇治川西岸的防御。

然而,就在三好长庆派遣山城诸将前去宇治川西岸加势之际,原本在形式上保持中立的比叡山延历寺却选择了倒向上杉家一方。

以锦识寺胜慧为首的延历寺的分寺住持、长老、高僧、僧官等达成一致,拥立曼殊院门迹兼北野天满宫别当觉恕法亲王作为天台座主代,并致信上杉清定:

六月十日之牒状,同月十六日来到。披览之后,数日郁闷,一时云散。凡足利、细川、三好、六角、仁木、赤松等家恶逆,经年累月。朝廷骚动不止。事在人口,里巷传言,罄竹难书。夫睿岳者,乃帝都东北之仁祠,恒为国家静谧而虔诚祈祷。然天下久为妖逆所犯,四海不得安宁。显密法轮形同虚设。护法神威或见废置。麾下适时生于累代武备之家,幸喜长大为当世无比之人。运筹奇谋、忽起义兵。忘万死之命,树一战之功。其劳未过三十年,其名已流传四海。我山门众徒闻之大喜。为国家、为累世藤原氏,感其武功、叹其武略。如此则喜山上之祈愿不虚费,乃知海内之镇护有实德。自寺他寺,常住佛法;本社末社,祭奠神明。欣悦教法之定将再兴,随喜崇信之可以复旧。众徒此心,但祈垂察焉。然则冥中十二神将,忝为医王善逝使者,加入追讨凶贼之勇士。现世三千众徒,暂止修学钻仰之勤,令助诛伐恶徒之官军。止观十乘之梵风,排奸党于和朝之外;瑜伽三密之法雨,复时俗于尧年之昔。众议如此,诸祈谅察。

永禄元年九月三十日,山门大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