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
彭臻身着炼器堂执事那独特的青色长袍,腰间悬挂着一枚雕刻着炼器堂徽记的温润玉佩,步履从容地走向藏书阁。
他所过之处,引得周围弟子纷纷侧目。
毕竟,是筑基期执事,那些炼气弟子们见到他,赶忙恭敬地喊道:“前辈!”
传承堂执事赫连晓峰,一袭黑袍在风中微微飘动。
他面容清瘦,双目深邃如星,眉宇间透着一股仿冷峻与凌厉。
此刻,他早已在藏书阁外等候。见到彭臻,脸上瞬间露出温和的笑意:“彭师弟,这几日你的名声可是不小啊。”
彭臻连忙快步上前,恭敬地还了一礼,语气谦逊道:“赫连师兄过誉了,彭某不过是侥幸有所小成,实在不敢当师兄如此称赞。”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只精致的酒葫芦,双手奉上:“这是彭某闲暇时炼制的一件小玩意儿,虽不算什么珍贵之物,但内有三十六层禁制,可温养灵酒,使其灵气不散。今日特来拜访师兄,略表心意,还望师兄笑纳。”
赫连晓峰接过酒葫芦,细细打量了一番。
只见那葫芦表面的纹路细腻而精美,禁制的光芒若隐若现。
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轻轻摩挲着葫芦,笑道:“彭师弟果然心思巧妙,这酒葫芦虽非攻防之器,却胜在匠心独运,三十六层禁制更是难得。这份礼物,我便厚颜收下了。”
两人寒暄几句后,赫连晓峰便带着彭臻踏入了藏书阁。
藏书阁二楼,茶香袅袅。两人相对而坐,轻抿香茗。
不多时,赫连晓峰的弟子便捧着彭臻想要的道书匆匆而来。
那道书封面上,“四象天罡功”几个大字龙飞凤舞。
赫连晓峰看着彭臻,缓缓说道:“彭师弟为何想要这门功法?这《四象天罡功》我们从未有人修行,最多也就只是借阅参考。”
彭臻眉头微皱,问道:“这门功法很难吗?”
赫连晓峰神色凝重,点头道:“当然难!要练《四象天罡功》,需筑就四象道基,就这一步,便是天堑。师弟既然选择这门功法,莫非已经铸就了四象道基?”
彭臻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没有,我的炼气期功法修炼的是《玄水阴符功》,铸就的是水系道基。”
赫连晓峰目光一闪,追问道:“本门从薛家缴获的《玄水阴符功》?”
彭臻点了点头,神色有些复杂。
赫连晓峰轻抿一口茶水:“莫非你筑基,用的是《玄水阴符功》当中的魔道法门?”
彭臻坦然道:“正是。”
赫连晓峰沉默片刻:“难得你愿意将此事告知,说明你没把我当外人。本门藏书楼里肯定没有收录《玄水阴符功》筑基期以后的功法,这门功法的后续修炼法门,只有可能被一些修仙家族秘密收藏。”
彭臻微微颔首:“这我知道,如今我已经筑基了,自然要改修玄门正宗。”
赫连晓峰微微颔首,劝道:“彭师弟最好是选一门水系功法,这样不仅可以衔接《玄水阴符功》,而且修炼要容易得多。”
彭臻却固执地说道:“可我是金木水火四灵根,正好可以对应白虎,青龙,玄武,朱雀。《四象天罡功》正好合适。”
赫连晓峰眉头紧皱:“话是没错,可你没有筑就四象根基,又有何用?”
彭臻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我是四灵根。吸收引气积累法力的时间,比起天灵根的要多至少四倍。若不另辟蹊径,我至少要八十年后才能够修炼到筑基中期,筑基期修士的寿元也就两百多岁,想要结成金丹是不可能的。”
赫连晓峰双目微眯,语气中带着几分严厉:“你一个水系道基修炼这门功法屁用没有!”
“我用来参考,还请师兄成全。”彭臻抱拳说道。
赫连晓峰再次轻抿茶水:“既然是参考,那没事了,你还想要什么功法?”
彭臻略一沉吟,开口道:“师兄,彭某还想寻一本筑基期的法术,名为《葵水阴雷》,不知藏书阁中可有收录?”
赫连晓峰闻言,眉头微挑,笑道:“《葵水阴雷》?此道法乃是水系修士的攻伐之术,威力不俗,但修炼起来颇为艰难。师弟果然志向高远。此功法藏书阁中确有收录,我这就为你取来。”
说罢,他转身走向另一处书架。只见书架上书籍众多,赫连晓峰仔细寻找,片刻后取出一本薄薄的典籍,递给彭臻。
彭臻接过典籍,如获至宝,心中欣喜不已,再次向赫连晓峰道谢:“多谢师兄相助,彭臻感激不尽。”
两人又交谈片刻,彭臻才起身告辞离去。
……
炼器堂。
有一座雅致的小院,被彭臻取名为“四灵斋”。
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四面的屋檐如展翅之鸟,将雨水汇入中央的水池之中,仿佛天地间的灵气也在此汇聚。
彭臻端坐于堂中水池之畔,手中轻握着《四象天罡功》。
他缓缓翻开秘籍,开篇之序,字字珠玑,透露出无尽的玄机:
夫人之初生,皆承天地之灵气于母胎,吸纳之速,浑然天成,犹若百川归海,无有缺漏。
天灵根之修士,其体乃通灵之窍,专精一道,吸纳灵气之纯,犹如独汲百川之水,其势滔滔,无物可阻。
五灵根之修士,分纳五行之精。
看似吸纳之总量未减,然五行相生相克,互为干扰,致使灵气吸纳大打折扣……
然,天道无常,修行之路,在于顺应自然之理。
五灵根者,若能悟透五行相生相克之妙,调和五窍之气,使之相辅相成,未尝不能开辟出一条独特的修行之路。
本功法专为四灵根修士而创,四象基铸就之后,四大灵根分别对应白虎之金、青龙之木、玄武之水、朱雀之火,各守其位,自有规律,不再相互干扰。
届时,吸纳灵气的速度自然惊人,犹如江河奔腾,势不可挡……
彭臻凝视着书卷,心中泛起层层波澜。
按照序章所述,再一次印证了凌雪瑶曾对自己的“提点”。
修士修行,无论灵根多寡,所能吸收的天地灵气之总量实则恒定不变。
然而,灵根越多,其间相互干扰便越甚。为规避此干扰,修士往往只能择其一灵根修炼,如此一来,吸收天地灵气的速度便大大减缓。
可倘若修行之法得当,“金木水火”这四大灵根能够依照“四象”之理各司其职,互不侵扰,那么吸收天地灵气的速度便会与天灵根修士毫无二致。
也就是说,自己若修炼了《四象天罡功》,仅需二十年,便能尝试突破至筑基中期。
但,不是练了《四象天罡功》就能媲美天灵根。
自己还需要悟道!
……
崇德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