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往返80东北,我靠赶山财富自由 > 第18章 造船,制弓,扩大再生产

第18章 造船,制弓,扩大再生产(2 / 2)

接着,把纵向的木料一根根铺上,用横向的“木梁”连接,中间的一根主梁最粗,两头的稍窄。

中间的做好以后,船头和船尾因为是上翘的,这是提前用别的木头加工出来的,得进行拼接。

拼接的连接处,正好是船的横圈梁处。

杨骏是不懂船,但是他懂建筑,两者是相通的。

为了减轻船底几根木板承受的船头和船尾的重量,船面上的左右两舷和中间各有一根通直的木料将船头和船尾分别挑起和拉住,就好像房子的两端阳台一样,

除了六根纵向的木梁和几根横梁是粗壮的水曲柳外,其他的都是桌子腿那么粗的松木板,只是起到框架作用。

随后,三层最长最大的桦树皮被贴在了船底外侧,船底内侧则是被几张小桦树皮贴了三层。

至于贴法,就跟做地板防水似的,连接处要重合十公分,而且每一层的重合处不能再上下重合。

为了完全堵住所有的天然缺口,每铺设一次,就给船里灌满水,看着哪里有漏水的地方下一层就铺设在哪里。

如果六次检测都有问题,那就活该这艘船要沉。

那林场的人想的挺周到,连船桨都给准备了两幅现成的。

都是农村的老爷们儿,盖房铺窗户谁没干过?

在杨骏的指挥下,一个上午就给弄好了。

“这就好了?”孔金宝问杨骏。

“好了!”杨骏非常肯定:“至少短期内用用没什么问题。”

“走,咱们抬到河里试试去!”

杨骏他们之前打渔的地方还不是真正的牡丹江,而是支流头道河,从村前面的头道河走水路要四五里才能汇入牡丹江的干流。

靠近两河交汇处,水流已经很缓慢了,所以根本不担心被冲走。

几个大老爷们儿用木杠子抬着船就来到了河边,然后找了个平缓的地方把船放进了河里。

杨骏带着范建军上了船,然后划着船桨在河里走了几个来回。

船挺稳当的,只要不遇到洪水和大风,就不用担心。

而且,下河捕鱼的时候,肯定会让人身上都绑着松木块,确保人能够浮着。

“忘了件事儿!”杨骏突然想到“咱得修个小码头才行!”

给孔金宝说了一声后,几个男人说干就干,拿着家里和附近的木料和大锤来到河边,找了个适合的地方就往河里打桩子。七八根大腿粗的桩子打下去,然后用木板进行连接铺设,一个小码头就成型了。

最方便的是,码头旁边就有一棵百年老树,正好用来系缆。

“这么好的事儿,你们不叫俺?”从二姐家串门回来的孔林聪听到船都造好了,感觉自己错过了很大的热闹。

“你们咋不带我啊~”

“晚上一起去射鱼!”杨骏用一句话打散了他的郁闷。

“那必须的!”

“先干活儿吧!”杨骏脚踩着木棍,双手把十几根桦树纤维在手里搓成细绳子,打算后面用来做弓弦。

之前为了生存,做的工具有些粗制滥造。

现在有了一些积累和剩余了,可以休息几天,好好的改造一下工具。

而且这个把月下来,他的力气也增加了一些。原先造的那把佩诺布斯科特弓,现在也不需要了,可以直接用六十磅的长弓。

如果可以选,他当然更喜欢近筋角反曲弓。

可这不是找不到水牛角么!